藏醫藥浴療法是由天然溫泉浴進化而成的。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族祖先很早就知道沐浴有利健康的知識,養成了沐浴凈身的良好習慣,并將這種習俗逐漸形成了沐浴節等活動。后來在沐浴過程中,發現了天然溫泉浴后能治療一些疾病且療效很好,隨推廣應用。
但由于溫泉數量有限、分布不均,在野外受到季節等諸多自然條件的限制,患者常常難以如愿,以至延誤治療。為了解決這個矛盾,藏醫就在溫泉療法的實踐和藏醫藥理論基礎上,根據藏地獨特的地理、氣候和發病規律,嘗試用藥物模仿和替代天然溫泉,并取得成功,這種替代藥物的代表組方就是“五味甘露”。
“五味甘露”制備
藏醫藥浴充分利用高原純天然、無污染的地道藥材,以“五味甘露”即圓柏葉、杜鵑葉、水柏枝、麻黃、叢生黃菊為基礎處方,每份至少用藥一斤,將所有草藥放入大鍋中,加滿水煮至水剩半量,再取出水,剩渣再加滿水熬十去六,再取藥液,第三次加滿水,熬剩十分之三,把三次所取得藥液放在一起,以供藥浴備用。后根據不同病癥調配成100余種系列方藥進行對癥藥浴療法。
藏藥浴治療機理
藏藥浴療法是將全身或局部肢體置于煮熟的藥汁中浸泡,或者用煮藥蒸汽熏蒸和炒熱的藥物外敷,而后臥熱炕發汗。通過水的溫熱及藥物的雙重作用刺激皮膚、穴位、毛孔等,使全身毛孔開放,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速,從而疏氣通絡、活血化瘀、軟堅散結、祛風除濕,達到治療和保健的雙重目的。發汗是藏醫解毒的一種重要手段,藥浴的水溫使人體內外熱量提高,隨毛孔開放大量出汗,增加或加強組織器官的活動與循環能力將滯留于體內的毒邪通過毛囊隨汗水排出體外而達到治療作用。
藏藥浴的主要方法
藥水浴法:以五味甘露為基礎處方,根據患者的不同病癥和體質情況加其他輔藥,分包煎煮后讓患者在一定溫度的藥液里浸泡洗浴,每日2次,每次8至13分鐘,7至10天為一個療程;
蒸汽浴法:將五味甘露和輔藥依病癥配好后入大鍋里煎煮,上蓋一個有許多小孔的木板,上鋪毛氈,患者蓋被臥在上面,用蒸汽蒸騰治療;
縛?。河址Q敷縛療法,即將五味甘露藥和輔藥熬成糊狀,或將配好的藥置入鐵鍋內炒熱,而后裝入特制布袋里趁熱敷于病痛部位的治療方法,7天為一個療程。
藏藥浴的禁忌對象
孕婦、高血壓患者,嚴重心功能不全者,有出血傾向的人,有活動性肺結核及其他傳染性疾病的人,肝腎功能不全者,癲癇、浮腫、不能自我約束者等。
管理員剛剛
暫無任何留言!